拜聰明的古人所賜,車輪的發展已有將近三、四千年的歷史,由最早的石頭、木製品到近代的鑄鐵輪圈,及更美觀輕量的鋁合金輪圈,汽車輪圈的進化,不僅 提升人類的生活品質及方便性,更使汽車工業邁入更高科技的境界。
君不見過去十數年前的車子,大部份是配備加蓋鐵圈,而所謂的鋁合金輪圈,在當時則屬於奢侈高級品,除了進口高級車種外,一般的國產車根本就不可能有如此高檔的標準配備;曾幾何時,十數年後的今天,由於技術的進步、成本的降低與消費者的需求及反應,因此各廠所推出的車子大部份會將鋁合金輪圈列為標準配備,不然也會成為Sales們對消費者的「禮物」。
由於近來消費者對車子的配備及品質要求日益增高,相對著消費者不再迷信品牌、車價與性能成正比的論調,其所強調的是個性化與獨特性,因此眾多車主買車後必會對愛車做些改變,大到全車包圍,小到輪圈型式等,均有個人化的趨勢與表現。
鋁圈的特性
不論怎麼的變化打扮,目前一般消費者表現特立獨行最簡單的方法,即是替愛車換上四隻漂亮的大鞋,這大概就是過去的奢侈品、今日的普及品─鋁合金輪圈。
鋁合金輪圈的特性,除了造型美觀(不易生銹、更能襯托車輛的整體美)之外,其輕量化的特性,同時更具有提升懸吊表現及省油的效果。在此,先讓我們來瞭解懸吊繫統所謂的「上負荷」及「下負荷」,因為這兩個要素也正是輪圈之所以會影響底盤性能的主要原因。
車體以及乘員等的重量,皆屬於來自車輛懸吊繫統上方的負荷,而懸吊結構、煞車組件、輪圈以及輪胎等,則是來自於懸吊繫統下方的負荷。換言之,汽車的懸吊繫統除了承受來自於懸吊上方的負荷之外,同時也承受了懸吊下方的負荷。懸吊下負荷越輕,輪圈追隨地面的貼地性便越佳,且懸吊繫統的運作也會更加輕快靈活,懸吊表現自然會更為優異。舉例來說,人體的重量,即有如懸吊上負荷,而腳上所穿的鞋子,則等於是懸吊下負荷。腳上所穿的鞋子越輕,走起路來自然越舒適靈活,即是同樣的道理。
一般來說,由於懸吊上負荷和下負荷之間存在著一定的比例(約為20:1),下負荷減少後,上負荷也會隨之減少;如果懸吊下負荷減輕了1公斤,便如同是上負荷減輕了約20公斤的車重。因此,如果一個輪圈能夠減輕1公斤,四個輪圈便減輕了4公斤,而車體也就等於獲得了將近80公 斤的輕量化效果。據日本實驗證明,車輛輪圈每減輕1公斤,每1公升的汽油約可多行駛800公尺。由此可知輪圈的重量同時對於車輛的底盤性能、油耗甚至舒適性等,都具有一定程度的影響。
除此之外,鋁合金材質由於具有較鐵更易散熱的物理特性,因此對於煞車系統冷卻也有一定的助益,然而與傳統鑄鐵輪圈相較,其稍高的成本及售價卻也使得許多消費者為之卻步。
生產過程
就在鋁合金輪圈成為標準配備之際,許多製造商絞盡各種腦汁,就為了分食這塊汽車產業中的後起之秀,也相對的在價錢上降低許多。然而有多少消費者明瞭鋁合金輪圈是如何誕生的?其生產中的各項手續為何?
以一體成型鑄造的鋁合金輪圈來說,其製造流程為鑄錠(將鋁壓製如同金塊狀而形成鋁錠)、熔解(將鋁錠由固體經高熱融成為液狀的鋁水)、鑄造(以重力低壓或高 壓壓模,此為最原始的鑄造方法)、毛邊的修飾、熱處理爐(固溶+析出,以加強鋁圈的強度)、NC加工後水中壓漏檢查(此為檢查輪圈是否符合所需尺寸及是否 與輪胎密合)、外觀檢查、鑽孔及塗裝(檢查是否有瑕疵、鑽螺絲孔及表面塗裝)、最終檢查合格後出貨。
至於鋁合金輪圈的誕生,則是經過產品 開發技術、原材料/熔煉技術、成型技術、檢測技術及熱處理/加工/塗裝技術等五個技術層面,而過程從造形設計、模具的製造、原材料的選擇、鍛胚處理、鑄造、多重的各種撞擊耐久測試、各式塗裝拋光等,所以一個鋁合金輪圈的誕生,並不是用三言兩語就可以解決的。
若沒有投入大量的金錢與時間,花大筆的精神研發,相信消費者絕對無法享受到這些屬於高科技的汽車附屬品,因此各位消費者們,好好的珍惜愛車的鋁合金輪圈吧!別辜負輪圈製造業者們的苦心。
- Jan 10 Tue 2012 10:36
汽車的鋁圈(鋁合金輪圈)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